今日时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智能制造工程

学制:4年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智能制造工艺》、《数字控制技术与智能装备》、《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设计》、《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培养目标:应用创新型人才,解决智能制造领域工程技术问题

专业特色:智能制造是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是《“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主攻方向。我校于2019年获批开设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全国第2批获批高校),于2024年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点,致力于培养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交叉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点。为学生本硕博贯通培养提供了扎实学科平台。

实训实践平台:专业已建设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激光绿色高效智能制造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激光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山东省高校激光绿色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机械装备摩擦学与故障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专业联合青岛市政府成立了青岛即墨青理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联合企业成立了4个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与创新中心,包括: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都厨业有限公司。专业联合企业成立了6个智能制造工程合作实习基地,包括: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背景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天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映云科技有限公司。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师资力量:智能制造工程成立了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3名教师获得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获得香江学者计划、2名担任山东省青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名获批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2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名入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名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此外,专业聘任企业专家为合作指导教师5人,来自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航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教师团队服务智能化转型升级,被人民日报采访报道

学生培养:本专业目前已招收6届共300余名本科生,其中2019、2020届研究生已毕业。近3年,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3项,省级20项,地市级14项;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12项,校级和地市级奖励16项。

就业去向:已毕业2届学生毕业率100%、学位授予率100%,学生进入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从事产品/产线的设计、研发、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和服务销售等工作,就业单位包括:潍柴集团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

升学去向:35位同学成功升学至硕士研究生录取高校包括985、211、双一流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