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概况:青岛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1),始建于2004年,是我校顺应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满足国家能源环境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整合本校能源、环境、建筑设备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新型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理念及绿色能源意识,具备电、热、化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群的复合型创新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青岛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是泰山学者能源环境装备设岗专业,近几年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已形成了结构合理而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本专业现有全职教职工19人、特聘教授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国家公用设备注册工程师2人,60%以上师资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能源领域知名高校。

主干课程:《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燃烧基本理论》、《热泵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建筑设备自动化》、《工程热力学》等。

专业特色:在大数据互联网能源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青岛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区域能源综合规划、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互补供能理论、微尺度高效传热及生物质能清洁利用技术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图1 可再生能源互补供能

图2 能源梯级利用

学术科研:目前青岛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拥有教育部“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余热利用及节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能源与环境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城市灾变预防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围绕本专业特色研究方向,已建成冶金炉渣余热综合利用、生物质热转化、热力环境实验、过程控制、高温水源污水源热泵、流体控制等高水平专业教学实验中心,教学科研实验面积3000余平方米,配套装备先进、在国内该领域处于一流水平,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业在工业余热回收、流体调控、高温热泵、低温制冷、清洁能源利用及多源互补供能等研究领域取得优异成果,其中,针对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过程中高温炉渣处理能量损失高、耗水量大的情况,本专业科研人员在高温异质颗粒离散运动颗粒间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国际先进的高炉渣余热利用装备并实现了工业应用,该成果2012年获得了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专业与海尔医用设备事业部成立超静低温智能装置联合实验室,在低温医用冰箱和航天冰箱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打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3 部分省部级科研平台

升学就业:近年来,在省市部委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本专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奖助学金覆盖率达到30%以上,学生教育质量逐年提高,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制冷空调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毕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考研成功率32%以上,培养质量得到企事业单位及知名高校的广泛认可。本专业就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厂热力、热泵空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从事各种能源利用系统以及能源转换与利用装置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